实验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体系介绍

  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依据

(1)   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各专业深入开展岗位调查,充分结合企业岗位的需求和相关行业的发展,综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2)   以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制定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重要依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3)   以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为参考。贯彻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设置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理论、技能和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4)   以课程特色和教学需要为出发点。通过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的合理权衡和调整,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合理设置和优化。

(5)   以错位竞争和分类培养为手段。在专业方向中针对实习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设置具有专业深度的分类培养目标,开展“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6)   以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为目标。贯彻锦城教育学的基本思想,通过教师高阶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引导学生发展个人长板,实现个性化培养。

  实践教学的构成

经过持续的深化改革,本专业构建了立体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体系

(1)   通识环节实践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在通识教育环节通过入学教育、军训、劳动、创业与创新、应用写作以及素质拓展等共13.5学分培养综合实践素质。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本专业在大学四年中会不定期地组织讲座活动,由校企合作企业的高管进行演讲,介绍企业岗位需求、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使学生对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方向和职业生涯进行自我规划。

(2)   专业课程实践

本专业人才培养内容融“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一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课内实验、上机操作、课内实训或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根据课程特色和教学需要,采用工程化的教学方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深化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时占专业课程总课时的比例接近50%

(3)   综合创新实践

本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制作、专业方向综合项目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共20学分的综合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本专业强调软硬结合,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要完成4件作品的制作。大一学年主要学习C语言和JAVA语言,要求学生制作一个软件类小作品,鼓励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大二学年主要学硬件类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硬件作品制作,必须参加校级科技制作大赛并取得相应学分;大三学年主要学习专业方向课,要求软硬结合,制作软硬结合的作品,鼓励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大四为实习和毕业设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作品。

本专业强调应用创新,以“三创三练”、“三讲三心”为核心,在大二学年和大三学年连续开设科技制作I、科技制作II、专业方向项目综合实践课程。其中,科技制作I是专业实践课,安排在第4学期,以参加校级科技制作大赛为目标组织教学。科研制作II是方向实践课,安排在第5学期,以参加校外的各级竞赛为目标组织教学。两门科技制作课程均以完成竞赛项目任务为切入点,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专业方向项目综合实践课程紧扣专业方向的特点以实际应用项目(包括教师申请的各级纵向课题和校企合作的各类横向课题)为案例开展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的项目策划、调研、分析、设计、实现、安装/部署、运维与测试能力。

本专业的学生在大四阶段必须完成工学结合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采用竞聘制的方式,经过筛选推荐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要求企业对实习生进行招聘式考核,保证了实习生的留用率,为高就业率打下了基础;在实习过程中采取严格的过程管理措施,通过推行包干到人的导师制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和指导,保证了实习期间学生的全面发展。毕业设计由导师根据专业方向的特点,从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项目和生产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拟订题目。题目既能反映教学的基本要求,又具有一定理论难度,有利于强化学生多学科的理论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和独立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综合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联系电话:028-87581920 87581921

邮编:611731

院长邮箱:9710338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