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就业专栏

按专业方向培养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28日

作者:    发布于:2013-05-28 10:19:44    文字:【】【】【】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各行业甚至跨行业的新岗位不断增加,原来设置的相对稳定、教学内容相对规范的专业很难适应社会需要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出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首先应从就业岗位的需求出发,由若干个相近的岗位组成一个专业方向,再由专业方向需要的科学知识设置教学计划,这样的培养模式无疑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

2011年1月,我们着手对电子行业的岗位进行调研,期间拜访了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成都亚光电子,燎原星光电子,希望集团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国际,泰力泰克科技,成都达内科技,华清远见,宇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有限公司,康特电子等知名企业。调研了25个典型电子信息类的177个岗位,对职位、学历进阶、知识技能、架构规范等项进行了详细描述。希望能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就业指导提供素材。

在岗位调查的基础上,电子系在学生进入大三的时将微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细化成物联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嵌入式、微电子、网络通信六个方向对口培养。事实证明,在该模式下,学生培养是成功,成果也比比皆是:07级学生的科技制作《Android手机平台的3G航空订票系统》获得优秀、设计了“心电监护装置”,制作了RS232电平转换电路与最小系统电路、科技作品“ULTIMATE  BOOTER 系统维护盘”在“挑战杯”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制作发明类荣获二等奖;08级学生将寝室变成实验室,自主研发制作了“电子娃娃”、“歼20模型”、“可调式笔记本散热底座”、“台灯风扇一体机”、“改版手机充电器”等。成功制作了一台光学投影仪,已经投入使用。电子系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开展了56个科技项目,264名学生参加,其中,09级学生完成了手机暗中报警、查课查寝查晚归、音质分类系统,10级学生完成了煤气无线报警系统。这些学生的成就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电子系2009级学生中,有很多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找到了优异的工作,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他们是:

电子系09级部分典型就业学生

姓名

专业

工作单位

工作岗位

张雅洁

通信工程

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模块组测试员

刘政

通信工程

华西集团十二公司

 

赵志强

通信工程

农业银行

 

周茂姣

通信工程

上海普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兼软件实施工程师

杨斌权

通信工程

昌都电信

 

王丹

通信工程

亚光电子

 

杨珂

通信工程

铁路局

 

李旭

通信工程

四川电信南充分公司

 

杨娟

通信工程

汇源吉迅

 

梁秀峰

通信工程

成都翰东科技有限公司

 

谯冬

信息工程

成都富通集团

束管主操

李敏

信息工程

北京科银京成

 

叶智康

信息工程

亚光电子

 

陈垚汝

信息工程

艾其奥公司

 

余爽

信息工程

中软国际

 

漆平

信息工程

创立信

 

罗泓东

信息工程

创立信

 

刘峋

信息科学

亚光电子

 

谭欣

信息科学

成都新电(NCS)科技信息公司

 

曾海龙

微电子

新世纪线缆有限公司

 

肖阳

微电子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此外,09级考研学生中,银振宇,李雨尧,李琦分别考上了四川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西南交大软件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大空天技术研究院控制工程专业。值得一提的是,银振宇以344的总分成为2013年四川大学电磁所考研录取第一名。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电子系在2010级课程制定中特意增加了与电子行业新增岗位相关课程,比如:4G通信原理、无线网络优化、嵌入式系统、物联网工程、安卓手机开发等。为适应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加结合实际需要,教师利用教学之余投入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企业挂职锻炼,学习进修。吸收现代企业中最新技术的同时考察最新岗位需求,并反馈在教学中,让教学不与社会需求脱轨,这是锦城电子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

目前,电子系2010级174名学生正在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下接受教育。他们中的一些成功参与了科技制作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同学们不再对专业迷茫,不再觉得专业学习枯燥,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就是用人单位所需求的。

移动通信方向王月就谈到:分方向给我们带来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前进目标,很多同学也不会再有之前的那种不知道以后做什么,是硬件还是软件,是维护还是调试的疑惑了!这就是分方向给我们的最大利益!可让同学们早点着手去规划自己的就业!

物联网方向张瑜谈到:通过5周的学习,我知道了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同时,还让我们熟悉了相关的器件,老师都是尽量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这让我受益匪浅,现在大家都是选的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而且每个方向的人数都不是很多,就能保证小班教学,老师可以顾及到每一位同学,因此大家都学得也非常认真。

微电子学方向夏雪玲谈到:从大三分方向之后,我觉得专业性更强了,以前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对自己专业上的东西感念很模糊,最多就是老师们给我们普及一些就业方面的知识。自从分方向之后,我才认识到,微电子到底是做什么。同时,在知道专业方面需要注重哪些知识之后,平时下课之后,我们都会查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东西。就是希望自己专业性更强,不能成为什么都知道一点,而什么都不精通的人。我觉得分方向之后,我们学生都获得了莫大的好处。所以我们坚信,只要按照系领导为我们安排的路线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们都会收获美好的明天。

移动通信方向曹鹏铧谈到:从实践环节中获得经验无比可贵,我们系组织了科技制作大赛,弥补一些课程只有理论环节而没有实验的缺憾,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实践操作,既温故了理论知识,又获取了实践经验,这队将来的就业做了良好的铺垫。

分专业方向培养不仅让学生受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因为专业方向直接对应岗位设置,对学生的选择也不再那么困难。他们通过学生的专业方向就可以轻松选中合适的学生。成都某电子企业陈总就谈到,我在很多高校作了多场招聘,专业都是大同小异,很难看到能够将专业划分得这么对口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人才。

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模式,是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是一项切合实际的创新举措。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让企业找到符合岗位需求的学生。从实际运行的成果看,确实如此。电子系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还将在该模式下继续探索,贯穿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优化专业方向教学过程,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性价值的目的。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1号

联系电话:028-87581920 87581921

邮编:611731

院长邮箱:971033815@qq.com